三點十七分,穿過空闊通幽的過道,我們依約從候客廳移步向徐建成的辦公室。
⠀
⠀
初冬的陽光溫冷挾風,斜斜傾瀑進玻璃窗,遠遠地,就看到地麵上映出一個硬朗逸群的影子。區隔於周圍晃動的人形,光線把這個身影拉得頎長而筆挺,令到毋需抬頭,就知影子的主人絕對是一個讓人無法忽視的存在。
⠀
由遠及近,我們和徐建成在他的辦公室門口照麵,他剛剛結束上一場會談,送客出門。這是一個考究到頭發絲裏的男人:啞紫咖豎紋西裝裁剪得一絲不苟;眼波溫潤,精銳內斂,英氣藏眉間;聲清氣朗而笑語含威,連與人握手送別的姿態,都尺度拿捏得恰到好處,足堪儀禮範本。
—— 蘇尹川
⠀
⠀
⠀
文/蘇尹川
⠀
“我什麽都沒有的時候就很自信。”
他開場的語調極輕快,眼神中卻隱隱閃出一瞬迫人的光。
那種“一邊微笑,一邊盯住對方補充似的輕輕點兩次頭”的行止,意味深遠而延宕著張力,透射出一種不容置喙的氣勢。
“我記得您是射手座。”我岔了個話題。
“A型血,射手座,屬猴的。把這三個結合在一起,是很精準的。”徐建成的回答出乎意料的直接而幹脆。
“像箭一樣。”我笑道。
“對。”
他說他是追趕目標的那種人,目標感很強,一般確定了目標就不會輕易改變,但另一方麵,他的思維又十分迅敏而跳躍,甚至可以說帶著點發散。
我告訴他我對血型沒研究,不知道A型血意味著什麽。
他笑了笑,臉上少有地浮過一瞬間的靦腆,斟酌道,“A型……據說是比較適合做領袖。”
似乎是感到有些別扭,言罷,他稍作停頓,很快地,就為自己調整到一種更為舒服的表述話式,繼續道,“就是說A型血比較適合做領導,比較固執,比較強勢。但我是一個外柔內剛(的人)。我在管理中,他(媒體總監)可能比較有體會,我呢,我(是個)看上去很好說話(的老板),但是如果觸碰到一些原則性的問題——我說的原則性問題就是你的人品不能不好——你人再能幹,那我也要幹掉你。因為我覺得你人很能幹,但人品不好,它帶來的破壞力更大。我不是用庸才的,我是用人才的,但這個人才一定要建立在好人品的基礎上。”⠀
漸漸放鬆下來的徐建成,開始展現出他極擅交流和自我表達的一麵。
⠀
我發現要抓住他的這個狀態並不難,僅僅需要給他一個熟悉的,可以自由發揮的語境。於是,再一次,我隨意拋了個話頭:
“那麽,您是怎麽定位您自己的呢?”
“我是一個企業主嘛。”依然是語調輕快,不假思索。
很明顯,這是一個已經內化到他意識深處的定位,所以能夠脫口而出。但愈是如此,愈發顯得這細節饒有意味:他沒有說——他不認為——自己是“企業家”。
要知道,從2001年白手起家創建北京綠葉,到2008年達到所在行業市場占有率的20%以上,這個用八年時間完成第一階段的品牌和資本的原始積累的男人,八年前就已經身價過億了。而從2009年決定轉型,到2011年選址蘇州創建蘇州綠葉,直至今年年初拿到第76塊直銷牌照,其投資創立的全新日化品牌如今已再次覆蓋全國,資產翻了十幾番——就是這樣一個人,當被問到對自己的“定位”時,他的回答是“企業主”。
“所以為什麽不是企業’家’呢?”我當然要問。
他哈哈一笑,道,“ ‘企業家’ 太大了。什麽’經濟學家’、’政治學家’、’思想家’,(帽子太大了)。’企業家’是不僅僅要有企業主的擔當,還需要有對行業的貢獻的。(他)要麽就顛覆這個行業,改造這個行業,這是第一個特點;要麽就對社會有很大的貢獻,所經營的企業對這個社會帶來很大的促進和拉動作用,推動了社會的進步,這是第二個特點。比方說馬雲啊,比方說任正非啊,那是真正的企業家。
中國絕大多數在不斷拚搏的(企業經營者們)我認為還是個體戶轉型過來的,是中小規模的’企業主’——當然中國經濟的百分之八十以上是這些人(企業主)貢獻的。但這是千千萬萬,是千軍萬馬(的量級)啊,如果都稱為’企業家’,我覺得太可怕了。對吧,我是這樣理解的,’家’不能輕易地用。”
徐的回答一氣嗬成而又明顯經過係統思考,我再一次感到十分有趣:
一個絕對自信的人如果在一個問題上表現出超乎尋常的冷靜和謙遜,那大抵不僅僅是謙遜,還喻示出此人心裏隱藏著更大的野心。
“所以說這個是您的下一步目標嗎?”
徐莞爾一笑,“這個我可以不告訴你。”
沒等我繼續追問,他話鋒一轉,講起了他現階段的目標,“我已經過了初創期的’生存階段’,所以現在的我,更想把事情做得更好一點。我現在的目標就是,先把身邊人服務好,包括自己的家人、員工、客戶,然後再去回饋社會。這一部分(回饋社會)會一直做下去。”
“推己及人,愛人如己。”
“差不多吧。”
和北京綠葉的家用衛生傳統行業不同,蘇州綠葉從創立伊始就是一個全新的日化品牌:與全球最大的彩妝代工集團合作,所有內料在瑞士研發生產,而且選擇了一條頗具挑戰的營銷路徑——直銷。
“所以為什麽是直銷呢?”
“在我看來(直銷)是一種先進的營銷模式。”他頓了一下,繼續道,“電商呢,其實現在的競爭非常激烈。以這次雙十一為例,這次它的成交額1207個億,但是絕大多數企業都是賠本賺吆喝。為什麽呢?它已經(過度飽和了),就是一個行業當中,每個人都想做的時候,或者說每個人都能做的時候,這個行業就沒有機會了。
為什麽會這樣呢?就是因為電商的這個領域,你想把產品賣出去,想在雙十一有很高的銷售額,大約百分之四十左右要做廣告,推廣,提高流量,提高點擊率,這個要有推廣費用,而這個平台給你提供的接口是有限的,你有千軍萬馬奔進來,那麽這個時候入口的門檻必然提高,你出100萬,我出120萬,他出160萬,立馬就給他。除非你是特別知名的品牌,(否則毫無優勢。)而蘇州綠葉,在整個大日化裏麵,肯定是一個新品牌,所以進去沒有什麽優勢。
而直銷不一樣,它是以人為傳達的,互聯網隻是用來提高效率的傳播媒介,隻要你的產品做得好,就能擁有無限的想象空間。”
⠀
再一次一氣嗬成。
徐建成說話的時候永遠麵含笑意,語調輕鬆,但你聽得出他字裏行間的數據支撐和邏輯嚴密性。他就像一個極敏捷的獵手,思維觸角始終處於機警狀態,時刻準備著捕捉片言隻語抑或海量信息中的流光精義。
任何細節、任何行業領域的動態都可能成為對他有價值的信息。資訊與數據在他的心裏勾通相連,通過自成一體的邏輯歸納與分析,迅速做出判斷或決策。這是一個大概隻有在睡覺時大腦才會暫時休息的捕獵者,經年的訓練帶給了他通透的思考力,所以麵對各種突然的提問,他永遠有備而回。
⠀
徐建成的辦公室單辟了一整麵牆,掛著和李嘉誠先生辦公室中一樣的楹聯:
“發上等願,結中等緣,享下等福;
擇高處立,尋平處住,向寬處行。”
他似乎格外推崇李嘉誠。在談到跨行業創建全新品牌的時候,他也引到了這個華人領域最成功也最值得推敲的商界奇人,“他(李嘉誠)就是堅持他所拓展的領域,他一定要把它做到行業最好的之一,不見得是第一,但一定是最好的之一。比如說他的屈臣氏,就是個超市嘛,但他做的很好。所以第一呢,就是堅持,第二呢,就是要在不同的階段,關注不同的行業,要把雞蛋分散在不同的籃子裏,這樣確保主營業務不會耽誤,然後新營業務不會被時代所拋棄。”
我問他是否覺得自己是一位天生的商人,他很認真地糾正說,他不喜歡被稱為“商人”,“純粹的‘商人’是利益驅逐型的,比較少會去考慮行業貢獻和社會責任。”
⠀
似乎在徐的自我實現裏,“能夠給予”是很重要的一個衡量標尺,換句話說,他需要他做的事情“對他人有正意義”,也即可以給到他人正向的、積極的影響力。
於是我請他換一個他覺得更合適的詞,但回到我們的話題——是否是一個“天生要做這件事”的人。他笑了,回說,“那倒是。”
時間倒退回二十幾年前,二十來歲的徐建成決定通過做個體戶改變個人命運,他的思路非常清晰:一無所有的時候先打工,積累資本,更重要的是積累社會經驗。“我到上海打工的時候,很注重的一點就是培養我的情商能力。就像你剛剛一直在微笑一樣,我覺得微笑是第一張名片,就是最好的情商。除此之外我還很注重對社會知識的積累,當然我也很注重學習。”
簡短的交談時間裏,徐多次提到“學習”這個詞。我清晰地意識到,這是一個擁有極強學習天賦和悟性的人,更重要的是這個人擁有足夠的野心、氣魄、專注、勤奮和轉化天賦與悟性為己所用的行動力。天生的敏銳經過後天刻意的強化,最終淬煉出徐建成鋒利的商業直覺和決策-行動方法論。
“對不同階段趨勢的判斷,是需要對未來的預見和甄別的。”我說。
“對。要有自己的個人的精準的判斷。這個不是平白的判斷,一是基於多年的經驗,二是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接觸新知識,新領域,還有聽取一些專家的建議。不一定要全聽,但是一定要聽,就是你講的’甄別’,從這些意見中建議中提取你認為有用的信息,提高你的學習能力,提高你的大腦思維能力,打開觸角。做化妝品,為什麽不能研究保健品呢?為什麽不能研究房地產呢?房地產影響了六十六個行業,化妝品也可能影響了五十幾個行業,每個行業都有它的鏈條。”
我:“根本方法論上是相通的。”
徐:“商業都是相通的。”
—— 這個意誌堅定、個性偏執、思維發散、雷厲風行的男人,再次以他的簡促、直接而一針見血的回答,結束了整場訪談。依然是踱至門邊,握手送別,地麵上映出一個談笑自若,衣容得體的影子。
⠀
我們辭別而出,下一波客人,正靜候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