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30日,“健康生活雲”再放異彩,由陳雷先生主講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食“菌”》主題科普直播活動圓滿舉行。
本場直播中,陳雷先生就廣大朋友關心的食用菌的營養價值、食用菌的攝取方式、食用菌加工的工藝技術等問題為大家進行了生動的講解,帶領大家走進一個多姿多彩的食用菌世界。
⠀
人們常說“民以食為天”,這句諺語反映了人們對於“吃”這個話題的重視程度。然而,時代的不同,“吃”的內涵也有所不同:
曾經在物質條件匱乏的年代,人們強調的“吃”是指能吃飽、吃好;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條件的改善,現在人們更追求吃的“糙”一些、“挑剔”一些。
這不但要求人們攝入食物總(熱)量要有所降低,同時還要“精挑細選”——蛋白要高,脂肪要低、營養豐富、安全健康。
現代健康養生更加看重食物背後所隱藏的營養要素,尤其關注三大熱能營養素——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其中的“老大哥”蛋白質,它作為除水之外人體構成占比最高的物質,在免疫力提升、皮膚改善等方麵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那麽什麽類型的蛋白質是必要的?什麽形式的蛋白質才是優質的?如何攝取更易消耗吸收?什麽來源的蛋白質才是安全的?陳雷先生為大家進行了細致的講解。
⠀
除此之外,他通過對60-70後、80-90後、00-10後不同年代人群飲食結構的分析,向人們展示了食用菌這種高蛋白、低脂肪、富含多糖及各類礦質元素的食材與人們現在營養追求的高度契合,也正是基於此,人們對食用菌才越發青睞。
⠀
在直播活動現場,陳雷先生以銀耳、香菇、猴頭菇、蛹蟲草、繡球菇、羊肚菌六種菌菇為例,進一步展示了它們本身的共性優勢特點,以及不同食用菌之間的獨特差異。同時他還指出:食用菌中的營養想要真正為人體所吸收、利用,先進的提取保存技術、吸收促進技術是關鍵。消費者在選購食用菌類產品時,同時兼顧到品類和技術附加值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林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