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微博

華夏時報記者 黃敏璿 胡夢然 深圳攝影報道
3月10日,奈雪的茶(HK2150)股價大跌逾20%,當天收盤報1.3港元/股,相比上市發行價19.8港元/股,跌幅高達93.4%。
消息麵上,3月10日起奈雪的茶被正式調出港股通標的名單。同時公司近日發布盈利預警,預計2024年錄得經調整淨虧損約8.8億元至9.7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主打高端茶飲的奈雪的茶於2021年登陸港股,成為“新茶飲第一股”。然而,上市4年來除2023年實現微弱盈利外,其餘時間都處於虧損狀態,且2024年虧損幅度或創曆史新高。
昔日“新茶飲第一股”何以陷入虧損泥沼?針對公司改善業績措施和海外市場開拓情況等問題,《華夏時報》記者致函奈雪的茶,但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複。
上市四年僅一年盈利
3月7日,奈雪的茶發布盈利預警稱,預計2024年度錄得收入約48億元至51億元,錄得經調整淨虧損(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量)約8.8億元至9.7億元,同比由盈轉虧。對比2023年度數據,2024年營收降幅為1.2%至7%,經調整淨利潤則大幅下滑4500%至4741%。
記者梳理發現,自2021年上市以來4年間,奈雪的茶僅有一年實現微弱盈利,其餘時間均處於虧損狀態。
具體來看,2021年淨虧損1.45億元,2022年淨虧損4.61億元,2023年扭虧為盈實現淨利潤0.21億元,但2024年再次轉虧,預計虧損約8.8億元至9.7億元,虧損幅度或創曆史新高。累計來看,2021年至2024年四年間,奈雪的茶累計虧損約14.65億元至15.55億元。
對於2024年虧損原因,奈雪的茶稱消費市場表現疲弱,更多的顧客傾向於謹慎消費或目的性消費,且現製茶飲行業競爭加劇,共同導致2024年來自奈雪的茶直營門店的收益及門店經營利潤率產生波動。
值得一提的是,奈雪的茶上市以來就以高端茶飲作為品牌定位,據第三方數據統計,其是一眾茶飲品牌中客單價唯一超過20元的品牌。並且,與其他茶飲品牌以加盟模式為主不同,奈雪的茶以直營門店為主。
高端定位和直營模式如今為何失靈?商業戰略專家霍虹屹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高端定位在行業紅利期能夠依靠品質和品牌溢價吸引消費人群,但在存量競爭階段,高客單價成為增長的掣肘。2024年消費市場趨於謹慎,消費者更關注性價比,奈雪的茶定價策略讓其在價格敏感型消費者中缺乏競爭力。同時茶飲行業競爭格局正在發生變化,低價策略成為主流,奈雪的中高端定位陷入了“兩頭受擠”的困境,品牌勢能難以匹配市場變化。
另一業內人士也向本報記者表示,奈雪的茶業績困境關鍵還在於麵臨直營重資產與行業快擴張的矛盾。其認為奈雪的茶依賴的直營模式速度慢、風險高,導致在一二線城市茶飲市場飽和後,隻能眼睜睜看著其他茶飲品牌搶走下沉市場,錯過了下沉市場紅利。
記者發現,業績多年虧損已讓奈雪的茶在上市茶飲品牌中逐漸掉隊。自奈雪的茶2021年上市以來,茶百道、古茗、蜜雪集團三家茶飲品牌也陸續登陸資本市場。截至3月10日,後三家上市茶飲市值分別為142億港元、291億港元、1493億港元,而昔日“新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市值僅有22億港元。
從門店數量看,截至2024年6月,奈雪的茶全國門店1894家,茶百道門店數量為8385家,古茗截至2024年9月門店數量為9778家,蜜雪冰城截至2024年底門店數量達4.6萬家。
加盟不及預期,持續關閉門店
為搶占市場,奈雪的茶曾試圖通過放開加盟擴大門店網絡。2023年7月,奈雪的茶正式推出“合夥人計劃”開放加盟。2024年,奈雪的茶還降低加盟門檻,將單店投資預算從98萬降至58萬元,以吸引加盟商。
然而,種種激勵措施下,加盟店開店速度仍不及預期。截至2024年9月30日,奈雪的茶加盟店數量為353家,而其他一線茶飲品牌基本都已突破千家。
與此同時,奈雪的茶直營門店也麵臨經營壓力。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奈雪的茶直營門店錄得門店經營利潤1.65億元,同比下跌65.1%;直營門店客單價從32.4元下探至27.5元,單店日均訂單量也從363單降至265單。
為減少損失,奈雪的茶正在持續關閉直營門店。財報顯示,奈雪的茶於2024年第三季度新開23間直營門店,但同期關停了89間直營門店,期內淨減少66間直營門店。
奈雪的茶在上述3月7日發布的盈利預警公告稱,公司於2024年關閉部分表現不及預期的門店,為此產生閉店損失,公司預計還將繼續關閉或改造經營不善的門店,為此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2024年茶飲行業的競爭更加白熱化,市場整體擴張放緩,投資人對加盟門店的盈利預期更加謹慎。另一方麵,蜜雪冰城、茶百道等品牌之前依靠低投入、低成本、高周轉的模式吸引了大量加盟商,進一步搶占了市場份額。而奈雪的茶2023年才開放加盟,且初始費用較高,同時公司還在關閉表現不佳門店,這些因素可能削弱加盟商的信心,使得品牌擴張麵臨更大挑戰。”霍虹屹分析稱。
奈雪的茶在公告中稱,為應對壓力與挑戰,公司已調整經營策略並將持續執行一係列舉措,包括不斷優化現有門店並探索更多店型以適應不同消費場景下茶飲店網絡的拓張;提升產品創新能力並配合“大單品”進行品牌營銷活動等。
記者注意到,緊跟其他茶飲品牌出海的步伐,奈雪的茶也在加快開拓海外市場。目前,公司已在泰國、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布局門店,據悉在逐步加密東南亞市場布局的同時,還將籌備歐美市場的首店。
霍虹屹認為,東南亞市場因消費習慣相對接近,仍然是中式茶飲出海的優先目標。歐美市場雖然對新中式茶飲有需求,但供應鏈本土化、品牌滲透率、消費習慣適配等問題仍需解決。例如,原材料成本和定價體係在歐美市場麵臨挑戰,當地消費者對單杯茶飲的價格接受度可能低於國內。此外,海外市場已有本土品牌競爭,中資品牌需找到差異化競爭點,並靈活調整產品策略才能真正打開市場。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