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3月17日(星期六)15時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環保部部長李幹傑就“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以下為文字實錄:
路透社記者提問:近期出現了一次嚴重的霧霾天氣,下一期霧霾防治三年計劃目標是什麽?PM2.5下降到什麽程度?和之前的大氣十條有什麽不同?
李幹傑:大氣十條是2013年9月正式發布施行的,這在中國環境保護曆史上十分重要的文件,這是首次經過了國務院常務會和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會審議通過的文件,是中央堅決向汙染宣戰,開始汙染治理的首個行動計劃。它的方向、目標、路徑、舉措都是科學合理的,有著很強的科學性、可行性,5年下來效果不錯。
李幹傑:成效具體體現在幾個方麵:一是大氣環境質量5年來得到改善和提升。大氣10條有五大目標,定的時候非常痛苦,到時候可能交不了賬,現在看不但交了賬,還超額完成。二是有力推動了重點領域的產業機構優化。三是大氣汙染防治新機製基本形成,開展環保專項督查和專項巡查。
李幹傑:但在成績麵前不能沾沾自喜和驕傲自滿,任重道遠。總體上還處於靠天吃飯的階段,天幫忙日子就好過一點,天不幫忙霧霾就比較重,要走過這個階段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大氣汙染治理既要打攻堅戰,又要打持久戰。絕不是吹個號、打個衝鋒,就能一勞永逸,必須長期持之以恒堅持下去。
點擊進入專題
責任編輯:霍宇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