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賈而沽網

他的這張照片被誤認為是“周恩來”,刊發在悼念總理的報紙上,連事先審閱的鄧穎超都沒認出來

他的這張照片被誤認為是“周恩來”,刊發在悼念總理的報紙上,連事先審閱的鄧穎超都沒認出來

▲右起:王尚榮、李達、張愛萍

這年10月,葉劍英來到王尚榮家,在噓寒問暖後,告訴他中央軍委決定要他出任副總參謀長,同時將任副總參謀長之職的還有楊成武、胡煒、何正文。葉劍英囑咐王尚榮要同楊成武等搞好團結。王尚榮說保證好好配合。

由於整整8年沒有工作了,王尚榮急於將失去的時間搶回來,複出任副總長兼作戰部部長後,便天天聽總參各部的情況匯報,聽作戰部介紹國際形勢、戰備工作、部隊部署、編製和設防工程的情況匯報。

他的夫人黃克和跟隨他20多年的李秘書回憶說:“那些日子,他起床後皮帶還沒係好,就跑到院子裏,問有要批的文件沒有?隻要聽說有文件,就不處理完了不休息。我們為了讓他的病體早些得到康複,隻要沒有急需回複的文件,就騙他說沒有。”

當時中蘇的關係還相當緊張,毛澤東鑒於美蘇爭霸的世界格局,感到有望改變“兩個拳頭打人”的局麵。而美國為了與蘇聯爭霸,也想打中國牌,向中國強調中蘇的對抗,企圖把禍水引向中國。

兼任總參國際形勢研究小組組長的王尚榮,通過組織討論分析發現:從經濟利益和戰略部署看,美蘇的爭奪重點依然在歐洲。蘇聯的陸軍師,67%部署在歐洲,亞洲隻占33%;部署在中蘇、中蒙邊境線上的蘇軍不足其陸軍師的四分之一;美國在海外的駐軍為58萬,歐洲就31萬,而亞洲、太平洋和拉美廣大地區才27萬。

他及時將這些研究的結論,向周恩來作了匯報。當基辛格在同毛澤東晤麵,又強調蘇聯大兵壓境對付中國時,毛澤東詼諧地說:你這個美國朋友不大可靠,敦刻爾克你們跑掉了。蘇聯的主要力量是對付你美國的,不是對付我毛澤東的。你不要拿蘇聯這張牌來嚇唬中國。

1975年,美國防部長施萊辛格向美國會提交1976年《國防報告》後,王尚榮隨即組織小組研究,發現施對美軍事戰略提出了新構想。王尚榮等認為:基辛格側重在中蘇之間玩弄權術,在“五大力量”之間搞均勢平衡;而施比較實際,主張增強美國自身力量,聯合盟國,利用中蘇分歧,會集三種力量,對抗蘇聯。他的許多觀點,印證了毛澤東對美蘇爭霸重點在歐洲等一係列分析。

他的這張照片被誤認為是“周恩來”,刊發在悼念總理的報紙上,連事先審閱的鄧穎超都沒認出來

▲被誤認為“周恩來”的照片

就在王尚榮不知疲倦地在軍事崗位盡職盡責之際,他一向敬重的周恩來因癌症不治,於1976年1月8日逝世。在悼念周恩來的日子裏,新華社發了一組周恩來生前的照片,這些照片均經鄧穎超審閱過。其中有一幅“周恩來”著軍裝,戴軍帽,左臂微彎,右手握筆在地圖上標畫著什麽的照片。

端詳著報紙,王尚榮怎麽看照片中的“周恩來”,怎麽像自己1951年在軍事學院拍的、為軍事博物館收藏的照片。可在這種悲憫的時刻,怎麽好去申明那張照片不是周恩來,而是自己呢?

過了一段時間,王尚榮突然接到了鄧穎超的電話,她聽說那張標地圖照片中的人是王尚榮,便向他詢問。王尚榮這才承認那張照片確實是自己的。“那你當時為什麽不指出來呢?”“那種時刻,我怎麽好去指出呢?”“那太對不起啦!照片是我審過的,你那張和總理太相像啦,結果讓你這個大活人當了一回逝去的人。”“沒什麽,沒什麽。”

新華社為了進一步證實照片中的人是王尚榮,還專門派了幾個攝影記者,要王尚榮站在地圖前擺姿勢,從各個角度拍照對比。王尚榮說:“別拍了,那就是我。”後來許多知情者出來作證,新華社做了更正,此事方了。

——摘編自《知情者說:與曆史關鍵人物的對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



  作者:王凡

  編輯:周怡倩

責任編輯:朱自奮

最后编辑于: 2025-07-05 07:59:42作者: 待賈而沽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