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12月28日訊(編輯 史正丞)就在全球新能源分析師蹲守光伏產業“反轉時刻”的節骨眼上,這個行業又傳出了新的擴產消息。
日本化工企業積水化學(Sekisui Chemical)本周宣布,將與日本開發銀行共同投資大規模生產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項目投資將達到3145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45億元),其中政府補貼將覆蓋一半。
受此消息推動,積水化學股價近兩天持續走高,創下曆史新高。
據悉,名為“積水太陽能薄膜”(Sekisui Solar Film)的公司將於明年1月設立,將在積水化學的許可下設計、製造和銷售鈣鈦礦電池。其中,日本的政策性銀行將持有14%股份,其餘股份均為積水化學所有。
上市公司披露,項目計劃在2027年春天啟動一條年產量100兆瓦的產線,大約足夠為2.5萬戶家庭供電。這個鈣鈦礦電池的生產設施,此前曾經是夏普的LCD麵板工廠。
進一步的目標是到2030年將產能擴大至1吉瓦,相當於一個核反應堆的發電能力。積水化學預計,屆時鈣鈦礦電池的年銷售額將達到1500億至20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70至90億元。
從發布會照片也能看出,日本公司要做的產品,與股民們熟悉的“太陽能板”差別非常大,更像是一種柔性“電池膜”。
積水化學介紹稱,鈣鈦礦薄膜的重量僅為矽電池的十五分之一。這種產品適合安裝在無法承受太大重量的屋頂上,例如有避難作用的體育館。日本政府希望把可再生能源在整體能源結構中的占比提高至50%,大致需要將太陽能發電能力提高3倍以上。
由於日本的國土麵積本來就很有限,適合裝太陽能板的平坦陸地就更少了。鈣鈦礦薄膜可以安裝在以往被認為“無法利用”的位置,例如建築物的牆壁上。所以兩者並不是完全替代和競爭的關係。
話雖如此,要大規模推廣這種產品,積水化學還需要解決性能和成本兩道關卡。
目前在30厘米寬的電池膜樣本中,已經能實現15%的能源轉換效率,公司希望能夠在2030年前提高到18%,並最終向著20%前景,接近當前矽麵板的水準。
另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成本。公司預期到2030年,鈣鈦礦電池的發電成本將達到每千瓦時14至20日元。哪怕比起現在的矽麵板,還要貴60%。
由於鈣鈦礦電池的物料成本比矽便宜,所以大規模量產將有助於平攤成本。與此同時,太陽能薄膜的重量較輕,安裝成本上也能低一點。
(財聯社 史正丞 )
拜登限製香煙中尼古丁含量的提案可能在周一出台
FactSet:預計12 月美國非農就業崗位將增加 15.3萬個
SEO人員必須了解的搜索引擎運轉模式是什麽?搜索引擎如何運作?
2024年中國手機市場份額排名出爐:華為躍升第2 蘋果退步明顯
2月迎來加密消息麵真空期,特朗普的“加密理想國”何去何從?
高盛策略師警告:美股定價處於“完美水平” 很容易出現回調
美國銀行和摩根大通勢將把交易員和銀行家的獎金提高10%或更多
香港售價2000萬以上豪宅約7成被內地人買走
黃金交易提醒:新年首個非農來襲 小心黃金“變臉”
600億元離岸人民幣央票將發行,釋放穩匯率強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