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行業再現基金經理“清倉式”卸任。
近日,浙商基金發布基金經理變更公告,基金經理王斌因個人原因於2月17日離任,已不再管理任何基金,其卸任的基金由基金經理成子浩接手。
成子浩是浙商基金“新人”基金經理,從今年1月開始正式管理公募基金。數據顯示,截至王斌離任前,其管理的3隻基金浙商智選新興產業A、浙商聚潮新思維A、浙商科創一個月滾動A任職回報率分別為-1.86%、-5.63%、-16.21%。
據了解,目前浙商基金旗下共有15名基金經理,其中“新人”基金經理占比較大,任職不足3年的共有8人,任職時間最長的一位不足6年。截至去年四季度末,浙商基金公募管理規模為430.13億元,較2023年二季度末611.01億元有明顯縮水跡象,同時,浙商基金旗下權益類基金規模占比較低。
此時,將3隻權益類產品交給一位更加年輕的基金經理來管理,主打“青春風暴”的浙商基金接下來該如何走出權益產品規模較低的泥潭呢?
“清倉式”卸任
根據浙商基金公告,基金經理王斌卸任的3隻基金分別是浙商智選新興產業、浙商聚潮新思維、浙商科創一個月滾動,按照去年四季度末的重倉股來看,其偏好重倉半導體、電子和光伏等科技股。至此,王斌不再管理任何基金,並且已在中基協辦理注銷手續。
資料顯示,王斌於2018年5月加入浙商基金,此前曾在某半導體公司擔任工程師職務,其從2021年8月開始管理公募基金,最長任職年限超過3年。
作為一名曾經的半導體從業人員,王斌擔任基金經理後經曆了行業較大的震蕩調整,其在離職前,暫未能將基金任職回報拉回正收益。數據顯示,截至2月17日,王斌管理上述3隻基金的任職回報率分別是-1.86%、-5.63%、-16.21%(以A份額為例)。不過,從階段性收益表現來看,王斌在去年把握住了“924”行情,3隻基金在去年三季度均取得了高於同類平均收益的表現。
王斌在去年四季報中提及,增加了一些SaaS軟件類公司的配置。其認為,公司業績彈性比較大。他還表示,“站在當前時間點看,中國經濟和股市的結構性機會足夠我們去構建投資組合”。然而,還未等到半導體、軟件行業迎來上漲的機會,王斌在今年2月17日因個人原因離開了浙商基金。
“青春風暴”來襲
接替王斌管理上述3隻基金的是一位“新人”基金經理成子浩。
資料顯示,成子浩於2020年7月加入浙商基金,從今年1月7日開始管理公募基金,2月5日與王斌搭檔管理上述3隻基金至2月17日。此後,王斌卸任的3隻基金均由成子浩單獨管理。
盡管成子浩擔任公募基金經理的年限還不足3個月,但目前已經同時管理5隻基金,最新在管規模超過10億元。按照基金類型來看,上述新接手的3隻基金是偏股混合型基金,成子浩第一次獨立管理此類基金,此前管理的2隻是偏債混合型基金。
記者注意到,成子浩管理的多數基金規模都偏小。數據顯示,上述3隻新接手的基金去年末規模均偏小,最大1隻規模也不足1億元,最小1隻規模僅6000多萬元。成子浩目前管理的所有基金中,最大一隻最新規模為6.45億元。
為何會讓一位年輕的基金經理同時管理多隻基金?從浙商基金的人員變更或許可以看出端倪。
據統計,截至2月17日,浙商基金近三年來,共有11位基金經理離任,新聘10位基金經理,基金經理團隊變動率較大。從已離任的基金經理來看,有多位基金經理管理公募年限超過了3年,最長一位超過7年。
主打“青春風暴”的浙商基金,目前旗下基金經理平均任職年限僅為2.49年,該數值相對行業平均值較低。
具體來看,目前在職基金經理共有15位,從事基金經理年限超過3年的僅7位,任職年限最長的一位不足6年。包括成子浩在內,有6位基金經理是“新人”,管理公募基金年限不足2年。
一位公募資深業內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原則上,如果基金經理變更,持有人可以直接考慮更換基金,但如果是“新人”基金經理接手,或許可以觀望一段時間。如果持有人為基金經理變更感到左右為難,那麽可以考慮換其他基金,目前全市場有上萬隻公募基金,可供投資者選擇的品種非常多,沒必要隻盯著一隻基金。
權益產品發展難
浙商基金官網顯示,公司成立於2010年10月,公司大股東是民生人壽保險(持股50%),二股東和三股東分別是(持股25%)和養生堂(持股25%)。
從股權架構來看,浙商基金背後有著明顯的浙商氣息。民生人壽保險的實控人為“萬向係”掌門魯偉鼎,浙商證券背後的最終受益人是浙江省國資委,養生堂實際控製人為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
浙商基金的高管也多出自“萬向”係,比如現任董事長肖風,擔任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去年11月,劉岩接替王波擔任浙商基金總經理職務,劉岩曆任萬向信托股份公司信托業務二部總經理、萬向融資租賃有限公司總裁等職務。
雖然董事長肖風是公募基金行業元老級人物,曾參與創辦“老十家”公募博時基金,但浙商基金現任總經理在公募行業的履曆上有所欠缺。
截至去年上半年末,浙商基金實現營收9656.64萬元,同比下降逾39%;實現淨利潤23.57萬元,同比下降99.23%。
除了經營業績下滑,成立十多年的浙商基金還將麵臨規模縮水的挑戰。截至去年四季度末,浙商基金公募管理規模為430.13億元,相較於2023年二季度末的611.01億元大幅縮水。
數據顯示,浙商基金旗下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基金規模合計為374.84億元,占總規模比達到87%以上,指數型基金規模不足10億元,混合型基金規模不足50億元。目前旗下暫無主動股票型基金。
對於為何出現基金經理“清倉式”卸任,讓年輕基金經理管理多隻基金,以及公司未來權益類基金發展計劃等問題,《國際金融報》記者向浙商基金官方郵箱發送了采訪函,截至發稿,暫未有回應。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
(原標題:再現“清倉式”卸任!浙商基金啟用新人能否彌補權益空缺?)
本文由不便水土網发布,不代表不便水土網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www.stultth.icu/0adf3m/49.html